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标题: 大熊猫的国宝养成之路:从怪兽到国家象征 [打印本页]

作者: yangben168    时间: 2014-6-24 20:53
标题: 大熊猫的国宝养成之路:从怪兽到国家象征
本帖最后由 yangben168 于 2014-6-24 20:55 编辑

昨晚,中央政府赠送给澳门的雌性大熊猫“心心”疑因急性肾衰竭并发出血性肠炎,经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这两只熊猫——“开开”和“心心”,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2009年12月)时中央政府向澳门特区赠送的礼物。在澳门定居三年半,2010年至今,它们已经接待观众逾50万人次。

据观察者网昨日报道,获知这则消息后,澳门行政长官崔世安十分伤感,并向中央报告,希望中央可以再赠送澳门一只大熊猫,与雄性大熊猫“开开”配成一对。




新中国成立以来,送出去的“国礼”花样繁多,从胶东白菜到《新华字典》、从国产彩电到科技论文,但其中最受瞩目的还是大熊猫。它曾作为“友好大使”被赠送给前苏联、日本、美国、西班牙等9个国家,但这种无偿赠送止于1982年。此后,去海外的熊猫都是“限期租借”给他国,还经历了从商业项目演变成科研合作的变化,不过它的外交作用却没有受到影响。

然而,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前倒腾一百年,会发现当时熊猫并没有如今这么高的社会地位,甚至被人们当做“害兽”来猎捕。那么,熊猫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成今天“人见人爱”的形象?这个形象塑造的背后是否有政治内涵呢?今天,壹读君就跟大家聊一聊滚滚君的国礼养成之路。



大熊猫,从怪兽到国家象征

大熊猫最初被西方人作为一种新奇的猎物。

长久以来,大熊猫一直与世隔绝地生活在中国川藏地区的大山里,中国一些古书中,称之为“貘”。比如晋代郭璞的《尔雅注》中说,貘“似熊,小头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意思是说,这种动物像熊,头小,脚短,身上黑白斑驳,能吃铜铁和竹子制成的器物。传说这种怪兽跑到山下,能把城门上的钉子都吃得干干净净。

总之,在史籍中,很难找到关于熊猫的确切记载,更没有图画。

直到1862年一位叫大卫的法国传教士在中国见到了“奇特的黑白熊皮”。当时他认为熊猫有可能“成为科学史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本想带一个活的“黑白熊”回去,可惜它死于途中,它的皮被送往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看过这张熊猫皮展出的人和他们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戴着墨镜”的动物。西方的探险家和动物学家们纷纷组团来中国一探究竟。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和科密特•罗斯福。

在1929年出版的《追踪大熊猫》中,罗斯福兄弟这样描写捕猎熊猫的场面,“我们同时对渐行渐远的熊猫背影开了枪,两枪都准确命中。熊猫应声倒地,但很快又爬起来,跑进了茂密的丛林中。但我们知道,它已经逃不出我们的手掌心”。他们也开启了外国人来中国猎捕大熊猫的先例,据了解,1936年到1946年间,从中国运出的活体大熊猫超过16只,流往外国博物馆的熊猫标本则多达70余具。

这个时期,熊猫更像是一个神秘的传说,大多数人都是抱着猎奇的心理来抓捕它。1936年,美国一位时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内斯为满足丈夫遗愿来四川找熊猫。结果,她还真弄到了一只几个月大的活熊猫带去美国。当时,美国开始了其早期动物保护运动,这只叫苏琳的熊猫经媒体报道后成了动物园里的明星。

1961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筹划阶段,英国伦敦动物园从北京交换来的大熊猫“熙熙”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以其稀有珍贵的寓意成为该组织的会徽,沿用至今。而在此之前,西方人对熊猫的认知还停留在“丛林猎物”阶段。



民国时代,熊猫开始向“国宝”华丽转身

日本作家家永真幸曾经在关于中国熊猫外交的著作里提到,到1938年中国当局还把熊猫列为“害兽”,许多四川当地人还会帮助西方猎奇者打熊猫,因为猎得一只熊猫的报酬不菲,相当于当时农民一年的收入。

当时的中国统治者也注意到了西方突如其来的“熊猫热”,于是在1941年,中华民国政府向美国赠送两只大熊猫,以感谢他们救济中国难民,因此开创了近现代“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

从山林里的异兽到馈赠友国的大礼,熊猫的形象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份熊猫国礼在1957年送给了前苏联。60年代,除了朝鲜以外,中国没有向其他国家赠送熊猫。然而,到70年代,随着中美关系解冻,中国相继向美国(1972年)、日本(1972年)、法国(1973年)、英国(1974年)、西德(1974年)、墨西哥(1975年)和西班牙(1978年)赠送了大熊猫。这一阶段的“熊猫外交”主要是受到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作为只在中国被发现的物种,西方人对熊猫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另一方面,熊猫相对温顺、驯良的习性,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中国跟西方剑拔弩张的年代里,熊猫简直担任了破冰船的角色。

肩负着维系外交关系的重任,熊猫君在中国人民的眼中当然也变得高大上起来。那个年代,以熊猫为主题的影视剧作品一抓一大把。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水墨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在竹林里开百货商店的老熊猫与小熊猫耐心而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完美地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1982年,该制片厂又拍摄了叫《小熊猫学木匠》的剪纸动画片,塑造了一只热心助人但经常闹笑话的蠢萌熊猫形象。

1988年,中国将大熊猫正式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熊猫君终于成功逆袭,成为“国宝”。

熊猫外交,一种实力扩张的象征

上世纪80年代,野外大熊猫数量锐减,中国停止了向外国无偿赠送大熊猫的举动。但是启用了“熊猫租借”方案,也就是在对方支付租金的情况下向外国动物园租借大熊猫。


爱丁堡动物园的熊猫宣传画

目前的大熊猫租借项目只能以“合作繁殖”为目的。一般来说,中国将熊猫租借他国十年,收取1000万美元的费用,主要是为了进行科研交流。

虽然熊猫的憨厚形象深入人心并获得全球人民的喜爱,但现在很多向中国租借熊猫的外国元首却并不一定是熊猫粉。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中国的“熊猫外交”模式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因为“熊猫租借”跟很多其他因素紧密联系,比如两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或外交形势,总之,它被视为中国表示与之建立“关系”的意愿。壹读君翻译一下,意思就是,你看,这是我们家祖传的宝贝,送一个给你,咱们好好做朋友吧。


不过,作为中国象征的熊猫,在外国人眼中也并不总是温顺卖萌的形象

这种意愿背后表达的是“互信、互惠、忠诚和持久的深度贸易关系”。比起熊猫本身,能够在中国政府那里获得这种信号才更重要。

说到底,“熊猫国礼”从一开始的外交示好,到现在成为各国珍视的“绣球”,体现出了中国国力和经济影响力在不断提高。

当然,不管是“外交大使”还是“商务参赞”,壹读君觉得,只要被送出去的大熊猫们每天都能舒心地吃饭睡觉打豆豆,那么人类那些七拐八拐的小心机,滚滚君才不在乎呢。(观察者)


作者: catfelix    时间: 2014-6-25 09:11





欢迎光临 珀斯BBS-珀斯论坛_珀斯租房_珀斯中文网_珀斯华人社区_信息平台_信息帮转_Perthbbs.com中文网 (http://101.0.87.15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