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读书人常有一种毛病,就是屈原的“虽九死犹未悔”。一再被抽,却一再勃起。比如反“右”、“文革”,被整了,到被平反时又勃起了。对这种人,不抽他都对不起他。这不,年初刚被抽了嘴巴子,到了年底,又期待开会了。结果,《公报》令人失望。但仍然“无悔”,《决定》一出来,就又欢欣鼓舞了。身体里总有热血,套个曾经耳熟能详的诗句:要想热血不这样奔流,浇几桶冷水显然不够。这不,一个专家又在媒体上说:如果说《公报》让人想移民,那么《决定》就是让人想留下来。 某种意义上说,移民是国民对政府信心的风向标,拿移民说事,确实很到点子。说大家不想移民了,比说多少“繁荣昌盛”“走向辉煌”都管用。所以,那个《人民日报》就报道:近5年,“海归”人数是前30年总和的近3倍。“从留学热到回国潮,不仅源于爱国情怀,更因国内发展机会增多、社会活力蓬勃。祖国需要人才,人才何尝不需要祖国?改革大幕开启,唯有进一步实现机会公平,才能对海外赤子形成更大感召力,让那个内心深处的召唤更加动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但是在另个媒体,我又看到关于日本青年留学的报道,说是当今日本青年不想出国留学。这是什么意思?是想说日本青年爱国?或者日本本土繁荣昌盛,吸引着日本青年?似乎不是。那么是想说日本青年都不想出国留学,中国青年还出国留学干什么?也不是。至少在这些年,日本之于中国,是具有反证的作用。比如喜欢说人家政权更迭频繁,来证明自己政权稳定;喜欢说人家核泄漏,而证明自己连“地沟油”都不泄漏。那么,就只有一种意思:小日本青年不出国留学,咱大中国青年就是要出国留学。但这又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呀!当今中国价值观混乱,也难为了拿笔捉刀的。马屁难拍哪!而且,还是捏造出来的。从我在日本的朋友刘燕子那里得知,前一阵,信力建先生一行代表团赴日访问,在大阪,跟日本大学生座谈,得到的信息却是:这些学生,30几位中,就有8位想出国留学的。可见日本青年未必不想出国。 但中国这些年出国留学的人,确实是比日本人多得多。在某些地方,“移民”或者“留学”一词大有代替“吃了没”,成了见面的问候语。移民已经呈血崩之势。那么该如何报道这种现象呢?《人民日报》记者毕竟高明多了,他们用了如此这般逻辑:是很多出国,但很多回来了!5年来“海归”人数是前30年总和的近3倍。 对主流媒体,明眼人有个基本判断的:凡是说坏的,就说明坏得已经捂不住了,不得不说一说;凡是说好的,就说明好的太少,得大说特说。于是迫不及待,于是利令智昏,于是有一说十,于是顾不得人家信不信了,比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就是一例。5年来“海归”人数是前30年总和的近3倍?那么前30年中国出了多少人?现在又出了多少人? 当然前30年,也有比较多出国的时候。比如我当年,87年到89年,中国是有大量出国的。这些人是很少回来的。回来的,大多是所前往的国家不是移民国,留不下来,比如我所去的日本。我最初办澳大利亚,就因为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和我同期或者之前的,都留下来了。当然这得益于89年的那场事件,所在国家给中国留学生“永居”了。日本不搞这个,所以去日本的大多回来了。当然那些“永居”了的也有回来的,“海归”中实际上有相当部分是这一类人,他们已经拿了国外的居住权,甚至已经入籍。明白地说,他们是“人在朝廷心在汉”,他们是回来捞一把的,但他们绝对不会把命运押在这个国家。 当年的中国,确实还是有不少机遇的。比如资源,可现在还有多少资源?当时中国虽然落后,但自然环境尚有可取之处,人心还没有现在这么乱,想归隐的还可以回来做做安逸梦,但现在,这九百多万平方公里,有几处是安全的?“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只要有点智商的都知道。再说,当时还有一些迷惑人的优惠政策,现在这个国家的任何政策,除了我前面说过的“无悔”者,谁还相信?即使再三许诺,即使真有诚意,但“狼来了”叫太久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海归”大多最后也是失望了,失望而走,或失望而无所走,只能留下来。当然也有获得“机遇”的,即《人民日报》说的“国内发展机会”。 这些年,中国发展机会确实不少,常看到谁谁莫名其妙就发了的,这在国外是很难的。人家是法制社会,规范环境,正当竞争。但这与其是中国的良性资源,勿宁是恶性资源;与其是中国幸事,勿宁是中国灾难。就像我《移民》中的女主人公陈千红,回中国获得了“发展机会”,但国家也被这“机会”掏空了。所以最后还得逃。当年回国发展的,有多少已经拿了外国身份?有多少正在拿外国身份?有多少准备拿外国身份的?如果去点一下,恐怕结果不会乐观。 所谓像《人民日报》说的“源于爱国情怀”,基本是瞎扯。何况相当多的已经是外国人了,他们爱中国干嘛?中国人心里有家无国,这个国,已经长期被糟蹋得无法爱了,即使还不可遏制地还爱着,中国人也发明了特殊的爱国方式:远离祖国而爱国。唯一能做的,就是爱家。父母已老,兄弟姐妹久不见,老房子、小伙伴可好?这是让他们回来的原因之一。但这只是探亲,到头来还是要走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回来的人神经错乱,说要扎下来不走,亲朋好友还会把他骂出去。这才是亲情。 如果谁抱着真才实学回中国等伯乐,或者抱着资本来中国办实业,那么他的下场就是《茶馆》里的那个常四爷。30年前,我听到舞台上的常四爷愤然道:“有钱就应该吃喝嫖赌,千万不要办实业!”那时候我才10几岁,只觉得恶作剧的快意,叛逆,但心还是热的;20年前,我的一群熟人从国外抱钱回来办实业,结果被“潜规则”坑了,怒而把人家打死,进了监狱,那时候我虽然在酝酿《移民》的第一稿,但自己却回来了,其实我还信着什么;现在,我是彻底不信了,常四爷已经内化在我心里。我已经不再“爱上层楼”,而是“欲说还休”。当今移民的,我发现有个现象,走的人基本不嚷嚷,只有我这个不走的嚷嚷着。要走就走,已经不想说什么了,也无须说什么。实际上,那些看中“国内发展机会”的,就是看中乱搞,乱中猛捞。而如果像《人民日报》所说的“改革大幕开启”,真改革了,那么这种所谓的“机会”就应该像毒瘤一样被割除掉。那么,资源贫乏、生态恶劣的中国,还有什么机会可言? 但是,确实这些年是有不少人回来了,并且很多是没有拿到国外身份的,这大概就是让《人民日报》激动的群体吧?他们确实回来了。他们为什么回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呆不下去。出国留学群体,是鱼龙混杂的,其中很多是垃圾生,这些学生,与其是“留学生”,勿宁是“留级生”。某种程度上说,在国内读不好的,在国外照样也读不好。有不少貌似申请到了国外名校,但只是“双录取”,也就是说,必须先读外语,而且学外语的学校跟所录取的大学还没有关系,很多学生几年了还无法让外语过关,也就根本无法开始专业学习。所以,所谓“双录取”基本是是大忽悠。而且,即使上了大学了,上的是什么大学?如果只是一般大学,特别是莫名其妙的专业,在国外,读什么专业比读什么大学更重要。很多中国学生读商科之类,看似很是回事,其实不甚了了。有的甚至读的是垃圾大学,拿到“克莱登大学”的文凭。这样的文凭,只能拿回国内蒙混了。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所留学国家不是移民国家,难以让留学生留下来。去欧洲国家留学,要留下来基本是不可能的,几年前英国还搞了个大学毕业给你一年找工作的机会,但后来也取消了。近年澳大利亚移民政策也趋紧了,所以只能“海归”。不是想“归”,而是不能不“归”。不知对“回国潮”欢欣鼓舞的人,是否知道这个事实?估计是知道,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着糊涂。这是在中国搞传媒的基本素质,所谓专业水平。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