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引爆美国食品安全革命的一本小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大发财 发表于 2014-10-13 15:39:46
169 1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10-13 15:41 编辑

在美国,饮食物料造假的情况更严重,而且直至二十世纪初叶尚有变本加厉之势。揭发此中真相的,竟然是一本小说!

在十九世纪之前,英国出现过“一放进平底锅便变成水”的“烟肉”,掺沙的砂糖,加上灰土的食盐,以水银和铜染色的糖果,乃至混入牛棚废料的“残渣牛乳”等,均曾“热卖”一时。

在“屠场”七周的工作,可说是辛克莱的噩梦,他不但亲眼看见在肉肠中随意加进不宜食用的硼砂、甘油,还常见掉在地上任众人踩踏、吐痰(带有以亿计肺痨病菌!)、渗进屋檐漏水及混合无数老鼠屎的牛肉猪肉倒进搅拌机,搅成碎肉制作肉肠;不但如此,管理人员还以浸毒药的面包毒老鼠,而被毒死的老鼠及老鼠食不下咽的毒面包,全部被丢进搅拌机。

掺假掺杂的食物和饮料,可说自从远古市集形成后(即使在以物易物的初级阶段)便存在。数千年来,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各地政府均立下严苛的法例,监管食料安全生产;然而,“以次充好”、“以劣当优”的饮食材料,仍然充斥市场。这种情况,与贪污一样,永远无法根除,之所以如此,皆因“贪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劣根)性”(Human Greed is a Constant)。老香港尤其住过徙置区木屋区的人都知道,一市斤白米,比方说售价十元,“米铺老板”掺进二三两细沙或其他肉眼难辨的杂物,是常见之象(内地在“旧中国”时期更盛行)。经过这重“手续”,毛利便增起码两成。大利当前,令贪婪人性未泯的商人,不惜冒着被告将官里的危险而作奸犯科。

最近上海福喜食品加工厂被揭发使用有害健康的过期肉类(窜改生产日期)、把杂肉及发霉废料混入食材(比起上世纪初的美国,“小儿科”耳),由于母公司福喜集团(OSI Group)是美国大企业(全球加工肉类及蔬菜最大供应商),其产品几乎供应所有跨国快餐店,每日顾客以千万计,此事牵连极广,因而成为世界瞩目的大新闻。同时,数年前发生于内地的假鸡蛋和假奶粉等丑闻,也再被传媒“热炒”。继之而被揭发的台湾冠强与香港金运宝的地沟油丑闻,情况似更严重。此事目前已闹上港台的法院,大家只好拭目以待,尚无法作太多评论。

事实上,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甚至以基督教为国教的西方国家,立法严处制造售卖掺假掺杂食物饮料,不过在两百年前才开始,此前“西人”食材中不少是“垃圾”。正如上述,有关立法不等于能够把贪婪天性从人类的基因中扫除,因此即使在立法之后,零星的食物造假,仍然间歇性地出现(如今的假松露菌、假鱼子酱、假橄榄油、假红酒、假燕窝,以至假茶叶仍随处可见)。由于经营者牟取暴利且有损消费者健康,这类新闻例必成为传媒头条。这种情况“世界风行”,不仅限于某些国家而是几乎遍及所有国家。英国著名的食物记者(Food Journalist)威尔逊(Bee Wilson)女士2008年的专著《诈骗》(Swindled)——“诈骗”什么?顾其副题“食物造假、有毒糖果及假咖啡的邪恶史”(The Dark History of Food Fraud, from Poisoned Candy & Counterfeit Coffee),书的内容大家可思过半。


食物记者威尔逊(Bee Wilson)女士2008年的专著《诈骗》(Swindled)。

对主要是欧洲、英国(不少英国人认为英伦不属于欧洲)和北美的食料饮品商人如何欺骗消费者,《诈骗》有非常具体而微,有些细节令读者作呕的记述。作者说“曾尝试过劣质食物是全球人类的普世经验”,可知全球消费者无人幸免。在十九世纪之前,英国出现过“一放进平底锅便变成水”的“烟肉”,掺沙的砂糖,加上灰土的食盐,以水银和铜染色的糖果,乃至混入牛棚废料的“残渣牛乳”(swill milk)等,均曾“热卖”一时。研究伦敦人均寿命的文章数不胜数,以劣质饮食物料导致十八世纪伦敦人均寿命只有二十五岁至四十岁的,似未之见(《诈骗》亦无所见)。笔者读书至此,大有感触,认为当年伦敦人如此短命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是饮食物料不仅普遍质差甚且含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源于十七世纪后期法国、稍涉经济政策的读者都会熟悉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思想,经亚当·斯密在《原富》中鼓吹而发扬光大,“无形之手”(政府什么都不用管,市场自然会矫正一切商业错误)便是“自由放任”的政策化。这种“哲学”在十八世纪已是“显学”,当年对此的解读是商家有可做任何他认为正确(受市场欢迎),即对其有利的事的自由,因此,每当“舆论”指出食物市场弊病丛生、尤其对付不起钱只买得起劣质廉价物品的穷人极度不利,因而倡议政府应对“不法”(这是不精确的说法,以当年尚无有关法例因此无所谓合法不合法)商人采取行动时,反对者便振振有词,祭起有形之手不得干预市场的“放任自由”大纛……

饮食物料业这种无法无天、伤天害理的现象,直至1820年才有根本性变化!


德国人艾堪(F. Accum)于1820年出版题为《论不纯食物及有害烹调》(A Treatise on Adulterations of Food and Culinary Poisons)的小册子。

十八世纪之前伦敦已具国际城市格局,对外通商、货物集散固不待言,还欢迎外国“文化侵略”。1762年,伦敦已有肇始于德国的新教路德会及其附设的德文学校,德国平版印刷专家兼出版商艾卡明(R. Ackermann)且是伦敦出版界名流,显而易见,当年伦敦的德国人社交圈已颇为热闹。

长话短说,出身寒微的德国人艾堪(F. Accum,1769-1838),父亲早逝,寡母艰苦工作养大数名子女;稍长,艾堪在药房当学徒,受雇于为英王乔治三世御用药剂师的老板(何以英王用德国药剂师,书中并无交代)。1793年二十四岁时,艾堪被派往伦敦分行工作。他在伦敦的“奋斗史”不必细表,总而言之,他在药房工作培养出对“现代化学”的兴趣,多年从事实务,又“从书本上追求知识”,加上沾染一点与英国王室“间接、疏远”关系的优势,这些都令善于交际、英语流畅且“高大英俊”的艾堪,在伦敦上流社会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而让他一举成名的是,1815年伦敦西敏寺的街灯从“灯笼”(每晚由工人点燃主要以鲸鱼脂肪和蜂蜡制成的蜡烛)转为煤气灯(gas lamp)。伦敦由是成为巴黎(1786年首用煤气街灯)以外第二个“街灯现代化”的城市(多年前读过一本有趣的书《夜幕低垂》〔At Day's Close〕,主要谈的是欧洲诸“大”国“古时候”日落后的生活,记忆中所记的“街灯史”另有说法,有暇当找出该书为文一记),便是艾堪主催并负责相关工程。此举令他成为在英国很受欢迎的德国人。

利用他从药剂上学晓的化学常识,作为一个对饮食极有兴趣,同时坚信“混和份量准确的配料”才能烹调出可口菜肴的艾堪,经过多年研究,于1820年出版题为《论不纯食物及有害烹调》(A Treatise on Adulterations of Food and Culinary Poisons)的小册子,对当年伦敦市面出售的加工食品,逐一分析,详列其化学成分;结果当然令人大吃一惊,因为消费者此时才知道常年饮用的食物大都货不对办、有害健康!

据《诈骗》引述的内容,可见当时伦敦饮食物料“不宜人类”,比如于盐卤醋渍肉类和蔬菜中放进铜片,以保持“渍物”颜色“永久新鲜”,在酸醋中掺进硫化物以提升醋味,西红柿汁中则混合酿醋残留的渣滓,而蜜饯(comfits)无蜜只有食糖、淀粉和黏土……至于卖不出的食物重新包装,或加进种种金属如铜及铅以保持其外观亮丽,更是家常便饭,“到处有售”。换以现代术语来说,这些都是不利健康的染色剂、漂白剂、防腐剂及添加剂(书中对当年如何磨假咖啡、混合假盐和假糖以至酿〔掺〕假酒,以及烘主材料不是面粉的“面包”等,有相当详细具体的描述),对消费者健康有重大伤害,不言而喻。时人称煮食的锅是“死亡的器皿”(death in the pot),可见情况的严重!

非常明显,艾堪这本小册子在英国引起“食物革命”,国会“排除万难”,进行多次立法,对违法商人加以谴责,令掺假掺杂的食物饮料渐次在公开市场中消失,大大提高了英人的“饮食健康”。更重要的是,自此自由放任不再成为“真理”,一句话,贪婪的人性令商人为牟巨利作假,政府的监管干预自有必要!

必须补上一笔的是,暴得大名的艾堪,竟因“小故”弄得声名狼藉,灰溜溜避走故国(在柏林皇家工学院任工业化学〔Technical Chemistry〕教授)。1820年11月5日,声誉日隆的艾堪在伦敦皇家学社(Royal Institution)图书室看书,当年图书罕有昂贵,不知为了节省买书钱还是有怪癖,他竟撕下数本“巨著”中不少插图及内文,为管理员发现,学社理事会为此召开特别会议,决定报警。警方于其寓所搜到更多“证物”,被控,成为当年大新闻,令他斯文扫地、声名受损。1821年4月5日开庭前夕,他畏罪“弃保潜逃”回国。这种结局真在意料之外。细读有关描述,笔者感到这位“雅贼”之所以被舆论交相指摘(《诈骗》说《伦敦时报》“社论”认为应该让他“保释候审”,已是最宽容的评论!),除了这种“雅贼”不容于文明社会,尚反映了英国人冷酷的一面(完全忘掉他对英国的贡献),此外,笔者以为当中应该也有“职业性妒忌”作祟!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饮食物料造假的情况更严重,而且直至二十世纪初叶尚有变本加厉之势。令笔者颇为意外的是,揭发此中真相的,竟然是一本小说!按照常理,小说内容虚构,情节大多是小说家“无中生有”的幻想,有关当局根本不会理会,但此小说“与众不同”,因此才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应,迫使联邦政府不得不加速加强食物加工管制、改善劳工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的立法。

二十世纪初期是美国“强盗资本家”横行的年代,以屠场工人为主力的芝加哥工人进行连串声势浩大的罢工,可惜,在“官商勾结”是常态的大气候下,均以失败收场(黑社会分子介入,令和平示威引发暴力冲突,警方遂名正言顺进行绝不手软的镇压),罢工因之无法收到预期效果。

同情工人阶级处境的青年作家辛克莱(U. Sinclair,1878-1968)亲历罢工后,于鼓吹社会主义的刊物《诉诸理性》(Appeal to Reason)上发表了谴责资方、政府和诉说工人惨状的“报告文学”。工会领袖读后极为欣赏,邀请他赶赴芝加哥,体验“屠场”工人的工作情况。在工人的协助下,他穿工作服混在工人群中进入“屠场”。辛克莱当了七个星期的“屠场”散工,终于看清楚“牛肉土豪”(beef barons)为追求暴利无所不用其极地剥削工人和诈骗消费者的丑恶面目,于1906年出版长篇小说《屠场》。把原名Jungle(《丛林》)译为现名,是贴切之译,那与小说背景有关,亦隐喻工人如砧上肉,任由资本家宰割!《屠场》由于在《诉诸理性》上连载,其间招来不少负面批评(指斥作者中伤大老板),结集出版时竟被五六家出版社“退稿”。后来作者自费印行,顿成畅销书,虽然初版至今已过百年,但依然有人追读,这些年来翻印了数十次,今年仍“再印”出版。

在“屠场”七周的工作,可说是辛克莱的噩梦,他不但亲眼看见在肉肠中随意加进不宜食用的硼砂、甘油,还常见掉在地上任众人踩踏、吐痰(带有以亿计肺痨病菌!)、渗进屋檐漏水及混合无数老鼠屎(dried dung of rats)的牛肉猪肉倒进搅拌机(当时称“碾磨机”〔hopper〕),搅成碎肉制作肉肠;不但如此,管理人员还以浸毒药的面包毒老鼠,而被毒死的老鼠及老鼠食不下咽的毒面包,全部被丢进搅拌机。对如何“优化”变质的火腿、令已变色的牛奶“新鲜化”,以及在巧克力中加入色素等,《屠场》都有让人惊栗的描写!在“屠场”工作近两月后(期内有计划地向为“屠场”工作的医生、护士和同事“套取资料”),他在芝加哥近郊租小木屋,“噙着泪水写书”。因为成年后几乎天天吃面包、饮加食糖及牛奶的咖啡,这些“变性食物”(denatured foods)令当年只有二十六岁的辛克莱已有蛀牙和胃痛之疾。经历屠场工作之后,他什么加工的东西都不敢吃,终生素食,旋即成为美国素食人士的精神领袖。



《屠场》在报上连载时,由于刊物及作者有社会主义倾向,因此被不少保守人士,包括罗斯福总统视为诬蔑资本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疯狂小说”。罗斯福在接受传媒访问时,甚且指辛克莱“伪善、说谎、心理不平衡;《屠场》所描述的情况,绝大部分是虚构的假象!”成书出版后,《屠场》受到更广泛注意,大多数论者(包括英国的丘吉尔)认为辛克莱忠实地揭露了劳工根本是“工资奴隶”的事实。由于政府对资本家监管不足,工作环境如地狱,劳工阶级对社会绝望以及官商勾结令权力腐败等,确有其事;罗斯福终于省悟,了解政府不立法规范资本家的经营手法,他们的贪婪、嚣张、目无法纪,最终会引发民变,于是委派劳工专家尼尔(C. P. Nails)和社会学家雷诺(J. B. Reynolds)组成调查委员会,并赴芝加哥实地考察;他们邀请辛克莱同行,为其所拒,只委托他两位社会主义信徒的友人代劳。

调查工作不必细表,以他们所闻所见,与《屠场》所说几乎雷同;调查委员唯一不敢肯定辛克莱所说的,仅为“有些工人跌进大桶,与肉块一道被熬成优质猪油”,因为调查员无法找到受害者家属而不下判断(据说受害者的家属在悲剧发生后无以为活都回老家,以当年的交通及通讯条件,当然联络不上)。调查报告证实辛克莱的小说有关“屠场”如地狱的描写并非向壁虚构。不过,罗斯福不想把报告公之于世,他希望以之作为谈判筹码,迫使“屠场”主人不敢反对对他们严加管制的立法,而同时对那些正当经营的“屠场”,不会造成消极影响……

无论如何,联邦政府自此进行多项立法,让不法商人弄虚作假时要付出包括入狱(遑论罚款)在内的沉重代价!

《屠场》令美国政府正视食物安全及工人工作条件(从每天工作十四小时一路下降至八小时),在制订严格劳工法例、公平执法及新闻自由的条件下,如今食物饮料以至药物过期掺假的新闻,虽然仍偶有所闻;但大体而言,和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美国产品是安全的保证。(澎湃新闻)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stfz 发表于 2014-10-13 15:44: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