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事点评] 红遍全世界 澳媒热议中国“土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be灵霄 发表于 2013-10-22 00:51:28
172 0
      他们在堪称中国“推特”(Twitter)的新浪“微博”上被提及5600万次,每个人都想和他们做朋友,但没有人真正喜欢他们。他们使用银联借记卡四处撒钱,挥金如土,但他们又刻意回避媒体,难以被找到。

  他们对奢侈品的狂热成为全球奢饰品行业的支柱,然而他们也是被鄙视和嘲笑的对象,成为没有品味的攻击目标。

  他们是“土豪”,“土”意思是肮脏、粗鲁,“豪”意思是显赫、有钱,他们是中国的“土包子”。或者还有其他的意思: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被称为“新有钱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riChinese", "billionbilly"。倘若英语还不能全部表明他们的涵义时,法语可以补充为,暴发户的艺术审美,暴发户的装扮,暴发户的消费习惯。

  “土豪”曾意为有钱的地主——可憎的土地绅士,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敌对阶级,但“土豪”一词重新复活,缘于今年9月初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禅师没说话,只伸出了一只手,青年恍然大悟:“大师,你是让我懂得感恩与回报?”禅师说:“不,‘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如此蹩脚的笑话直击中国中产阶级产积极的内心,目前,中国中产阶级群体迅速扩大,人数已超过3亿。随着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越来越普遍,他们对于炫富的人非常鄙视。

  许多中国人现在都称他们认为自己与“土豪”站在对立的立场,他们受过良好教育,他们时尚,鄙视那些无脑消费。2012年11月出任国家领导人后,习近平重拳打击共**党员反腐堕落行为。一些中国官员,最臭名昭著的“土豪”,减少了对奢侈品的购买及炫富行为。

  与此同时,在当今中国社会,了解“土豪”很重要,迎合“土豪”的口味有利可图,有“土豪”朋友合理划算。跨国公司很清楚这一点。

  9月20日,苹果推出一款金色版智能手机。最初有人不相信苹果居然变得如此俗气,但这款手机在中国相当抢手,并衍生“土豪金”的称呼——甚至上了国有媒体头条。

  9月22日,好莱坞明星云集青岛,参加彭博社所称的中国首富王健林旗下一个电影城的揭幕式。中国网民称之为“土豪盛宴”和“豪莱坞”庆典。名流们与穿着制服的保安们摩肩接踵;上了年纪的当地人表演中国戏曲。看起来,中国的中产阶层很矛盾:新富们不新不旧,不伦不类。

  在激烈的竞争中,10月初,安徽省一不知名女士成为最出名的“土豪”。据报道,她送给女婿一辆价值约400万元人民币的宾利车作为结婚礼物。不管事实真假,在网上,对这名年轻人挖苦嘲笑者有之,羡慕嫉妒者有之。

  文章最后指出,嘲笑和嫉妒、土气与华丽,这些元素组合,触及镀金时代中国种种矛盾根源。事实证明,单有财富是空洞的,但它对于任何机会或影响力而言都不可或缺。难怪中国人厌恶“土豪”,但在日益艰难的社会阶梯上,跟“土豪”拉关系(最好是嫁入“土豪”家)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捷径。

  在中国,“土豪”一直以来都不是什么好词。清朝的古文中,“土豪”就曾被用来特指村匪恶霸。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1927年第一次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从此阶级斗争概念被引入“土豪”之中。如今,“土豪”这个词翻身把歌唱、回到大众视野,且以新的含义被广泛认可。

  一位专门服务“土豪”级别消费者的旅游机构这样描述自己的顾客:“土豪类喜欢热闹,喜欢赌场和情色表演,喜欢逛街买东西。把他们安排入住商业中心的旅馆是最佳选择。如果把他们安排在远离城市的度假村里,他们还无法享受度假村的景致和内涵。”

  而另一位业内人士也透露,中国的富人游客素质、背景参差不齐,热衷购物炫富,给小费时却非常傲慢。

  这样的描述符合一般公众对“土豪”的认知。虽然从革命时期到网络时代,一直有人张罗着“跟土豪做朋友”、“给土豪写诗”,展现出趋附之态,不过“土”字当前,“土豪”总是暗含贬义。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新富阶层总是感情复杂,“暴发户”、“煤老板”这些词语曾经都是“土豪专属”。悍马车队、丈母娘送宾利这样或真或假的故事让大家津津乐道,《大腕》中李成儒的名言“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以及《英雄本色》里用美金点烟的周润发,都是对土豪的绝佳注释。

  从“追求高帅富”到“和土豪做朋友”,悄无声息中,崇拜财富的价值取向被更加放大。新贵者消费物质,网友消费新贵者,“土豪现象”由此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

  土豪不是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也没有统计数据作为其定义的支撑。有人会去关心土豪财富积累的过程是否合法合规,不过现如今多数人不会再将财富视为罪恶。一些人想和土豪交朋友,即使达成的机会渺茫,也反映出他们的另一种心理:希望先富者享有的利益能够逐渐蔓延到自身,哪怕这样的利益结盟关系并不牢固。

  与其将“做朋友”的网络文化视为拜金主义,倒不如将其视为民众对于均贫富的期待。网络文化的外衣会让土豪文化看起来娱乐化很多,但不能忽略的是,即使是温和的诉求也值得给予回应。进一步说,如果社会问题能在温和地显现出来的时候就着手解决,其所带来的社会摩擦和阵痛将更为柔和。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搜索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