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行星印尼上空大氣層爆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MG 发表于 2009-11-1 13:20:56
 一顆小行星本月八日在印尼上空的地球大氣層中爆炸,釋放出的能量有三枚原子彈那麼大。事發後,有人將拍到的影片上載至YouTube網站。這次的小行星爆炸,再次引發人們對於地球可能會被太空岩石撞擊的擔憂。

   


天降火球爆炸嚇哭學生
  根據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科學家撰寫的報告指出,該事件發生在印尼的蘇拉威西島南部,爆炸所產生的巨響被一萬英里(約一萬六千○九十三公里)以外的監測電台接收到。

  據西安大略大學的科學家介紹,印尼當地人目擊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從YouTube網站上張貼印尼電視台Metro TV的報道片段可以看到,一個明亮、耀眼的火球被一團巨大的塵埃雲所圍繞,並有巨大聲響。一些南蘇拉威西省穆納島朋尼鎮上的印尼小學生受到驚嚇,還有小學生嚇哭了。

  朋尼鎮居民接受訪問時說,他們看到一團火球由天而降,隨即傳出爆炸聲,最後天上留下一團煙霧。

   

有紀錄最大小行星爆炸
  美國太空總署認為,這是有紀錄以來,錄得最大的小行星爆炸。

  據估測,該顆爆炸的小行星直徑約為十米,以每小時四萬五千萬米的速度運行,並撞擊到地球大氣層。隨後再迅速升溫直至爆炸,同時釋放出大約五萬噸“TNT”炸藥的威力。

  所幸的是,由於爆炸的高度在海平面以上十五到二十公里左右,因此沒有對地面造成任何破壞。

  小行星衝擊的強烈程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一塊直徑二百五十米的太空岩石以每秒二十公里的速度落地,其爆炸力相當於五百兆噸“TNT”炸藥,其威力超過一八八三年把喀拉喀托島劈開、造成三萬六千人死亡的火山爆發的兩倍還多。

   

科學家憂小行星撞地球
  但問題在於,直徑小於一百米的宇宙物體,很少被天文觀測員發現並記錄下來。國際小行星中心主任斯帕爾表示,體積較小的小行星不被人們留意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想跟蹤最小的宇宙物體,那麼就需要設置更多、更大的天文望遠鏡。此外,監測所有直徑在二十米左右的天體需要耗資數十億美元。”

  一些科學家認為,過去主宰地球的恐龍之所以滅絕,是因為有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引發爆炸造成;而這次印尼上空的小行星爆炸,再度引發科學家的憂慮,擔心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再次發生,而且直徑若達到二十到三十公尺,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性結果。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報告,類似印尼上空小行星爆炸事件,大約每隔二到十二年會發生一次。因此,美國正研議一項計劃,透過小行星監測站和登陸小行星等研究項目,希望為地球找出更好的防護方式,避免遭到小行星撞擊後引發災難。




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的模擬圖


通古斯大爆炸遗址



俄通古斯大爆炸疑隕石撞擊
  一九○八年六月三十日,在俄國西伯利亞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發出一聲巨響,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天空出現了強烈的白光,氣溫瞬間灼熱烤人,周圍二千平方公里被夷為平地,八千萬棵樹毀於一旦。據當地遊牧民族埃文基族人回憶,爆炸形成的衝擊波將房子和動物掀向空中。

  伊爾庫茨克,距離大爆炸一千五百公里外的地方,地震感測器對這次事件的記錄被認為是一次大地震。據報道,當天早上在貝加爾湖西北方的當地人觀察到一個巨大的火球劃過天空,其亮度和太陽相當。縱然是翌日,火球依舊照亮着周圍地區,倫敦人甚至能在夜空下看報紙。

  究竟是甚麼原因引起所謂的“通古斯爆炸”事件,數十年來,有關“通古斯大爆炸”的原因衆說紛紜,至少存在包括“隕石撞擊說”在內的多種理論。

  多數科學家認為,這次爆炸是由於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引起的。這顆太空岩石的直徑大約為六十米,撞擊時產生了相當於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噸“TNT”炸藥的威力,足以摧毀一座大型城市。專家稱,這種事件發生的頻率約為二百年到一千年一次。




小行星在印尼上空爆炸,引起科學家對小行星可能再次撞擊地球的擔憂


專家建議多關注小行星
  發生印尼上空小行星爆炸後,專家建議,美國應放棄月球計劃,多關注小行星。

  小行星已於近日被挑選為今後人類探索外太空的最佳目的地。英國《每日電訊報》上周日報道,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委派、負責評估美國未來航天計劃的一個專家組上周提交報告,建議美國放棄月球,將注意力轉移到小行星上。

   

借助小行星登陸火星
  報告指出,小行星很可能成為實現登陸火星這個終極目標的跳板。然而,報告同時寫道,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也絕非易事,太空總署稱為此每年將需要三十億美元的額外預算。NASA早期的研究表明,將人類送上小行星是完全有可能的。

  NASA正計劃推出小行星監測網站,致力跟蹤這些物體,特別是那些距離我們較近的太空岩石。

  據環境新聞網站周一報道,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網站,旨在為人們提供有關近地物體的詳盡資料,幫助人們了解那些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這個名為“Asteroid Watch”的網站還向公衆介紹太空總署正在進行的各種相關科研項目,感興趣的人甚至可以申請參與其中。

   

小行星蘊藏豐富礦產
  太空總署近地物質項目辦公室主任約曼斯說:“大多數人都對近地天體很感興趣,我亦如此。我已經在這個領域工作了三十多年,至今仍然癡迷。宇宙中確實存在對地球構成了潛在威脅,而該網站的宗旨是為公衆提供有關這些有趣天體最新、最準確的信息。”

  太空總署早期的研究表明,將人類送上小行星是完全有可能的。載人到小行星需要的太空船與載人登月的太空船在主體部件上是一樣的。而且,由於小行星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在探測活動中載人登上小行星的太空船將更加節省燃料。到目前為止,天文望遠鏡已經發現了至少九顆小行星具備登陸的可行性。

  此外,小行星上面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參與“阿波羅9號”飛行任務的羅傑—史維考特說:“小行星是長期資源、潛在威脅和巨大科研價值的結合體。在我看來,登陸小行星遠比重返月球更加造福公衆。”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搜索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