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英国医科生赴广州实习:中国医生劳动强度惊呆老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大发财 发表于 2014-8-10 20:49:13
228 3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8-10 20:49 编辑

“英国医生的工作量远不如中国医生大”,这是英国医科学生在中国见习最直观的感受。近日,广州中山大学迎来一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的医学生,这些英国大四医学生将在这里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见习。在异国体验“行医”,令这些未来的医学精英印象深刻。英国学生对中国医生的敬业程度和劳动强度深表敬佩。中国学生则感慨于英国医生对患者就诊感受的重视和医患沟通能力的高超。

据悉,中山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去年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各派一队高年级优秀医学生,到对方的附属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见习。



中英医科生眼中的异国医疗差异

工作量

英国: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

中国: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医院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仍安排大量手术。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甚至晚上都要做手术。

对待病人

英国:普通初诊病人必须首先经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如病情无法处理,则由家庭医生代为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病人无法选择出诊专家。

中国:可直接选择挂专家号。医生会当着诊室内其他病人的面来讨论某个病人的病情,似乎对病人隐私保护不够。

英国学生看中国医生:中国医生下班时间还做手术

“不可思议!”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大四学生Paul用这个词,来形容第一天见习时的感受。医院门诊大厅、走廊处处人满为患,病人将电梯挤得满满的,让人寸步难行,此情此景令他瞬间“石化”。“我从没有见过从早到晚有这么多病人涌进医院,你在英国医院绝对不会看到这种大场面。”

由于有了第一次的“震撼教育”作为铺垫,随后的一个月,当Paul在普外科、内科、中医科和儿科轮转,发现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时,他再对这样的超高负荷工作量表示“不可思议”时,明显平静了许多。

“中国医生在工作时间如此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令我深受触动。”谈吐优雅的Elizabeth说,令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医院在每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仍安排大量手术。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这在英国是很难想象的。

事实上,为了减少手术病人的等待时间,中山一院的外科医生在夜间也要上台做手术。

有些疾病中国医生临床经验更丰富

“中英两国的疾病谱不同,治疗经验也不相同。例如在英国临床工作中,我们无法接触到如此多的乙肝病人。”Hatte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也高于英国,对于这些疾病,中国医生的临床治疗经验更加丰富,这也是她在见习中的最大收获。

为了让英国医学生增加对中国医疗界的感性认识,中方特别安排学生在中医科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我来广州之前对中医一无所知,也没有想到西医院设置有中医科,而且很受病人欢迎。”Paul说,见习期间,他们接触了针灸、艾灸、拔火罐和中草药治疗,“医学界对中医的作用有争议,但我确实亲眼看到了疗效。”

中国的医患关系如今已闻名世界。Paul说,囿于语言不通,他们没有和普通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只能通过观察得出一些结论。“在儿科,我看到病人等候那么久,医生会当着诊室内其他病人的面来讨论某个病人的病情,这令人惊讶。”他说,中国病人似乎对这种没有保护自己隐私的情况习以为常,这令他觉得奇怪。

中国学生看英国医生:英国初诊病人难约专家看病

“我们在格拉斯哥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见习,平均每人轮转四到五家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博士班的涂健说,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有值得中国学习之处。

“英国医生的工作量远不如中国医生大。”涂健说,他在外科见习,平均一周看两次手术,每次有两到三台手术。通常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一旦超出这个数字,医生就会向负责预约的护士抱怨“今天预约人数太多,无法保证出诊质量”。

“不比不知道,在中国挂教授号真是太容易了!”江苏姑娘生金说,在英国,普通初诊病人必须首先经过家庭医生的诊断,如病情无法处理,则由家庭医生代为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病人无法选择出诊专家。预约当天,到医院时由医院根据病情来分派出诊医生。”

在妇产科见习的郭俊良说,英国医生可以自由选择执业地点,有的专家一周只在公立医院做一天手术,其余时间则去私立医院出诊,给病人选择机会:想享受免费医疗,则到公立医院排期等待就诊;想快点看上病、想投奔名医,则要自费去私立医院就诊。

英国医生善于安慰病人

三位受访同学都表示,接触到的英国医生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郭俊良说,虽然年轻医生很辛苦,但职业前景和可预期收入是比较理想的。以主治医生为例,年薪达到15万英镑,这令月收入不过几千元的中国同级别医生无法企及。

“我和患者交流,发现患者对医生普遍比较尊敬。”郭俊良说,这也许是英国医生自豪感的来源。“英国医生特别善于安慰病人。”生金说,在内科见习期间,她经常可以听到医生对病人诚挚地说:“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您。”有些医生在出诊时甚至握住病人的双手,这情景或许会令中国同行感到“肉麻”,但对病人的安慰效果一流。

“英国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医患沟通,医生的沟通技巧非常棒,需要我们学习。”郭俊良说,国内医学教育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培训沟通技巧,很多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主要靠自学,工作后跟着老师学习,仍有不足。

中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看中英医学生

中国学生理论功底更扎实 英国学生爱提问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学科杨素清科长介绍,今年共有十名格拉斯哥大学医学生到中山一院见习,同时中大医学部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六年级学生中选拔出九人,赴英进行交换见习。昨天,中山大学医学部又迎来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暑期交换生。

“西医传入中国的历史只有一百多年,过去一直是我们在向西方学习。如今中外医学界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合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的医学教育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中山大学医学教务处处长肖海鹏教授认为,两国医学生可在海外见习中开阔眼界,换位思考做一名好医生,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英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热爱提问,对老师教学的反馈更加直接。”辅导英国交换生的中山一院胃肠外科张信华医师说,相对而言,中国医学生的理论功底更加扎实。这种直观的比较,有利于医学教育的调整。

实际上,这种交流也有助于公众理解中国医生和中国的医患关系。肖海鹏表示,鉴于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为满足公众的就医需求,中国医院开展夜诊、夜间手术等服务,这对国外医学界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也体现了医生和医院的社会责任。(观察者)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catfelix 发表于 2014-8-10 22: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stfz 发表于 2014-8-11 09: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百变狐狸 发表于 2014-8-11 09:16:47
中国和英国没有可比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