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余佳文超级课程表:谁给了他在央视吹牛的勇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王大发财 发表于 2014-11-28 12:04:25
334 1
本帖最后由 王大发财 于 2014-11-28 12:05 编辑

这几天,一个名叫余佳文的90后创业者在央视一个节目上的演讲视频在朋友圈疯传,标题起的也非常危言耸听:“一个90后,把整个互联网圈都激怒了...。.”让我也忍不住点进去看完了整个视频,而今天又在不同的群里,看到关于这个视频的讨论,让我实在是不吐不快。



吹牛其实是行业“潜规则”

首先,余佳文在视频中一些关于企业运营数据的描述争议很大,比如用户数突破1000万,比如获得阿里巴巴几千万美元投资,又比如明年盈利1个亿分给员工等等,很多人认为他吹牛太过,甚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扒皮和解读。而对于他的吹牛,东楼想说的是,其实这就是互联网行业的“潜规则”。

1、有关融资金额

关于融资金额的虚报或放大,这个其实是行业的潜规则。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关于投资这个事情是比较敏感的,一般情况下,初创企业是不愿意公布具体的投资数字和投资方所占比例的,因为很容易被算出公司整体的估值。因此在投资数字这个事情上,企业一般都是含含糊糊的,一般常见的表述就是上千万元,或者数千万,这个说法很有想象空间,让媒体捉摸不透。但是,只要是证实获得投资,媒体所要的新闻价值已经得到,因此大部分媒体也就不深究到底投资多少了。

实际上,因为只能听企业的一面之词,可以说大部分媒体报道的企业融资金额是具有掺水分的,甚至有的水分相当之大。东楼也常常听到一些企业老总私底下八卦,其实哪家报道获得数千万美元的企业,只获得几百万人民币投资而已。

另一方面,为什么企业随便说融资金额,被投资方一般都是默认呢,其实这也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的默契所致。投资方巴不得吹的再多些,这样说不定可以引来更多的接盘侠呢。凡此种种,事实上,所谓的融资金额也不过是公关手法,包括这次余佳文在央视录制节目说获得阿里巴巴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我们听听就好了,大部分不太靠谱。

2、有关用户数量

关于用户数量的猫腻和潜规则就更多了,事实上我说的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一般做过互联网企业运营的人都应该心里有数。所谓的媒体报道的用户数一般也是仅供参考而已。大部分媒体记者,对于产品的运营数据其实是不太了解,比如什么下载用户数,安装用户数,激活用户数等等,大部分媒体或记者是不甚了了的,因此企业就会跟媒体玩起猜谜游戏。今天对媒体说我们下载用户超过1亿元,然后不太懂行的媒体就误以为真实用户达到1亿,而实际上下载根本不等于安装,更加不等于活跃,这1亿的用户具体到真实的用户数,可能之间的差别会差个几十倍都不止。因此,对外媒体宣传时,很少有企业会拿出真实数字的,一般都会double,狠一点的乘以10都不止。

用户数字为什么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真实?这个其实涉及到商业竞争。一家号称业界第一的公司,在对外宣传时,是不可能用户数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有很多时候,可能一个企业对外宣传的用户数取决于其竞争对手的用户数多少,反正就对比竞争对手报,他们多我也多。这种情况下,媒体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数字呢?

而且,市场上还有很多出数据报告的公司,这些数据大多也经过包装或“公关”,虽然在大的方面数据报告公司不会违背常识,但是在竞争不分上下的时候,根据企业的公关诉求来做些变动就很显然了。这好像也是业界的潜规则这一。

总之,大多数时候,我们在企业的嘴里是得不到真实的数字的。但一般只要不违背常识,大家也不会较真,不过如果太夸奖的话,懂行的媒体人其实也是有办法验证的。

谁是90后创业明星的幕后推手?

既然是哪些数字都是一些“潜规则”或者PR策略,我们自然也不必太较真。真正让我们思考的是,究竟是谁把马佳佳、余佳文等一个又一个90后叛逆青年塑造成创业明星的?

1、媒体

第一推手当然是媒体。众所周知,媒体需要热点话题。而马佳佳、余佳文等之之所以能够被媒体看中,最核心的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火热,另一个是90后的标签。

目前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确实比较火热,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更是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只要是有志于此,无论掌握不掌握编程语言,都能够借助互联网进行创业。而资本热钱的过剩,也使得创业者比以往更容易获得初始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时,这个产业也成为国内最受人瞩目的行业,媒体不喜欢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90后的标签更是媒体喜欢的。我们看余佳文和马佳佳,其实身上的标签是很类似的。都是90后,都是创业者,都语出惊人。这和以往媒体喜欢报道80后的创业奋斗故事如出一辙。如今80后已经渐渐步入中年,其创业故事已经不能把年轻作为标签来进行创作,自然就需要90后接棒,特别是在90后曾经被媒体集体妖魔化的情况下,如能塑造一个正面案例,必将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也是如今媒体喜欢报道90后创业故事的初衷,而之前的马佳佳就是在如此的大背景下被包装神化出来的。

2、投资人

第二推手是投资人。虽然说目前余佳文口中的“几千万美元”投资数字值得商榷,但没有异议的是,余佳文及超级课程表团队曾经获得过投资,这个应该是客观事实。因此,精明的投资人为何会看中余佳文及团队呢。

风险投资者最喜欢的是什么?是故事。相比79后中年大叔的创业,90后美女或90后叛逆的少年的创业更具故事性,而且由于90后的标签在媒体这一两年不遗余力的塑造下,已经有杀马特,非主流等方面成功扭转为敢想敢做,追求自由,引领潮流等正面形象。因此,投资90后或90后主流的团队,会被认为是投资一群走到时代前沿的群体。而这也可能是VC们喜欢的主题,特别是这一两年来,不少知名风投机构的投资人更是声称只投90后或者是专投90后。

事实上,一个故事的精彩程度决定了风险投资者会否投资。只有团队和产品有故事性,风险投资者就敢投,特别是在天使轮或A轮阶段。故事好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就少一点,一定投资者投资了这个团队,投资者甚至会帮助创始人及其团队将故事将的更好一点,以便吸引来B轮、C轮。这样也好方便退出。

因此,包装创业者及其产品,或者换句好听的话,是帮助其创始人和产品成长,这是专注于早期的投资者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包装的好才能卖个好价钱,才好找到接盘侠。

3、他们自己

第三推手是他们自己。事实上,之所以包括马佳佳、余佳文等所谓的90后创业者代表,如果不是他们出名或宣传目的很强烈的话,媒体和投资人也是没办法的。之前东楼也曾撰文分析过,马佳佳想出名的愿望非常强烈,上过《非诚勿扰》,开情趣用品店,各种媒体访问和炒作,也让她有了不小的知名度。而余佳文可能出名的目的比马佳佳还要单纯一些,他可能只是想推广他的产品或赚钱而已。

不过,客观的说,他们可能比很多同龄人或者70后、80后,在某些方面要优秀。大部分人在20来岁的年纪都是比较平庸的,而他们在这个年纪能够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并且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让我们花时间去研究他们,或扒皮他们,可以说已经取得了他们想要的效果。而像我这样的好八卦的圈内人可能也充当了他们的垫脚石。唉,真是防不胜防啊!

总之,马佳佳、余佳文等90后的创业明星的出现,媒体是求之不得的,投资人双手欢迎的,围观群众是喜闻乐见的,大家是皆大欢喜的,所以大家不用太过激动,用不了多久创业明星00后牛佳佳之类也会粉墨登场的。(新浪科技)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stfz 发表于 2014-11-28 14:43: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