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风林火山 发表于 2010-6-20 15:56:28
富士康事件深度思考·加薪
富士康事件掀起了中国新一轮加薪潮。今年以来,中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平均涨幅10%以上,出口制造业地标性企业富士康等公司大幅提薪引发世界震动。各国媒体惊呼,廉价劳力将不再是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企业加薪的背后涵盖了中国社会的深层次问题:随着富余劳动力的减少,中国已触及“刘易斯拐点”,来华投资企业已意识到“世界工厂”不再是廉价劳动力“天堂”了。
沿海企业普遍涨薪
中国的薪资水平仅相当于墨西哥的1/3,巴西的1/4,人们认为富士康30%的工资涨幅并不大。但是,富士康加薪直接带动了沿海地区工厂的加薪潮。今年中国各地已有十多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湖北、宁夏、福建、广东、山东等省上调幅度超两成,上海、浙江和广东的最低工资,已超过千元人民币。
不管此次中国企业加薪潮到底能给员工带来多少福利,可以肯定的是,一直被全球认为“廉价”的中国劳动力不再廉价。
法国电视1台援引法国奥弗涅大学学者勒纳尔的话称,中国工人工资水平提高是大势所趋,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西方应适应“中国制造”不再便宜的新情况,而中国也正试图在诸如新能源等领域加大科技投入,以尽快摆脱单纯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争取出口优势的局面。
“世界工厂”不再廉价
刘易斯拐点:由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
中国上一轮经济发展无疑要感谢廉价的劳动力。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经历了长达20年的生育高峰期,这导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劳动力优势集中爆发,到了20世纪90年代,劳动力的富余和廉价吸引了全球各国企业来华投资设厂,也直接将中国送入经济高速增长快车道。
不过我国人口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将告别廉价劳动力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曾指出,从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趋势看,中国一般的劳动年龄人口(16岁至64岁)在2010年至2015年将处于峰值。“目前,我们正处于‘刘易斯拐点’的过程中,随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将不断下降。”
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在此拐点到来前,劳动力无限供给,存在“人口红利”。
数据表示,2005年到2009年中国工人数量一直略微超过职位数;而这个情况在2010年出现逆转。现在工作机会多过工人总数。
富余劳动力的减少最先让沿海企业感受到了。“民工荒”让企业经常抱怨找不到农民工;与此同时,农民工也抱怨企业给出的薪水过低。
薪金水平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更大部分地反映了“80后”、“90后”的中国农民工是区别于“70后”的。
国际企业是否撤退
中国工人涨工资牵动着全世界庞大的产业和利益链条。有专家指出,由于人力成本是企业成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工厂”加薪潮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成本压力,实力不济的企业可能将遭淘汰,全球将引发消费品价格提高。根据分析师预估,按富士康深圳厂区约45万人计算,如果薪资由900元大幅调升至2000元,每个月约增加5亿元成本,等于额外吃掉1/3的获利。外资企业会不会因为中国劳动力告别廉价时代而撤退,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呢?
美联社预计,可能会有数以千计的公司不得不把业务搬到越南等低人力成本国家。印度媒体也表示,中国的工资上调可能对印度有利。在中国沿海地区设厂的外资正考虑向印度等地搬迁生产能力。
不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外资看重中国的几点因素并未改变。首先,63%的外资看重的是中国市场的未来潜力,其次,中国相关产业配套比较完善,比如笔记本电脑涉及的上下游产业,在中国都能找到很好的支持渠道。最后,中国有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每年,中国有600万的大学毕业生,此外还有大量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
经济转型必经之路
针对这轮中国企业加薪潮,全球发出更多的是赞同的声音,认为中国农民工若有更多工资进账,将会带动中国的消费能力,从而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许多专家认为,给工人口袋中放入更多钱,将会促使他们尽快转变成消费者,也加快中国向进口市场迈进。渣打银行经济学家严瑾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它将开始推动消费开支。”
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如何从以投资、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结构转向以消费为主的结构?如何让老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那就是老百姓兜里有富余的钱,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工资是硬道理。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不可能永远依靠制造业发展。美国、日本都曾经完成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制造业的优势很可能会被其他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国家所取代,但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合理化则将成为必然的路径。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外国媒体的赞同。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是一个分水岭。涨薪潮注定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 瑞士《视野报》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较高的工资对中国也是重要的,这可以推动国内消费,使中国经济减少对出口的依赖。特约撰稿 李薇
富士康事件深度思考·关怀
日本企业将心理列入常规体检
富士康连环跳余悸仍在,企业关怀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除了加薪,如何更好地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利益,其他国家的办法值得借鉴。
日本堪称自杀大国。“平均每天都有90人选择自我终结,这就是日本的现实。”新出版的《日经Business》这样评述。日本企业为解决员工自杀问题,将心理健康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抑郁症是主要原因
“对不起,死在前面了。”2009年春天,36岁的藤堂诚二在电话中和妻子讲完这句话,便纵身从就职公司的楼顶跳下。激烈的竞争、无休止的加班以及日渐淡薄的同事关系,还有因工作环境转变而带来的压力,令藤堂在一年前开始出现抑郁症病状。
日本警察厅公布的自杀动机分析结果显示,近一半的自杀者在生前都有“抑郁症等健康问题”,抑郁症成为导致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因为近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去年因“失业”、“就职失败”和“生活困苦”而自杀的人数,也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65.3%、39.9%和34.3%。“过于劳累的正式雇员以及没有稳定工作的非正式员工,致使雇佣关系变得异常脆弱。”
国家为自杀立法
为遏制住不断增加的自杀人口数,日本政府开始在“国家参与”上着力。2006年10月28日,《自杀对策基本法》开始实施,当中对于自杀预防的调查研究、医疗体制完备、地方公共团体与雇主责任、以及自杀者亲属关怀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此外,内阁府还设置了“自杀综合对策会议”这一特别机构,协调统筹厚生劳动省等各领域主管部门开展各项活动。
作为日本财政年度结算月的3月,是企业最容易申请破产及裁员的时期。2009年起,日本政府将每年的3月定为“自杀对策强化月”,并于今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爸爸,睡得好吗?”的公益活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向民众普及自杀预防知识,号召对于周围有抑郁症及自杀倾向的成年男性给予关照。
在本月,厚生劳动所设立在日本各地的“Hello work”公共职业安定所,则将集中一部分力量致力于为失业人口提供包括心理辅导在内的特别支援活动。
团体提供支援
在地方,各种公共团体、非营利组织也纷纷通过设置专门咨询窗口与网站、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上门访问等方式,为感到困惑的民众提供心理辅导及必要的联动支援。
各家药店、医院内科及非营利组织与专门的精神科建立起联络关系,及早发现持续购买、服用安眠药的抑郁症潜在患者,帮助他们第一时间获得专业治疗。
企业将心理健康列入体检
按照日本现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企业有义务每年组织员工参加健康体检。现在,规定必须检查的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糖测量和尿检等常规项目。而在5月28日,随着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了由“自杀、抑郁症等对策研究小组”提出的五项自杀预防最新对策,今后,企业必须为员工进行的常规体检项目中,将多增加一项“心理健康检查”。
本报驻日本特约撰稿 张迪
链接
美国
超时工作报酬加倍
美国在1937年制定的“合理劳动标准法”中就已经规定,超时工作要以高报酬来体现。也就是说,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以外的工作时数,雇主要付一倍半的工资。如果星期日工作,报酬加倍。从美国的公司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愿意用提高工作效率来代替加班加点。除了节省超时加班费,同时也免去了能源、保安等花销,还能让职工回家享受私人生活。
公司也负责对员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并且不定期地举办讲座、接通免费倾诉电话等。美国的公司一般给员工购买人寿保险,所以当有员工自杀的时候,通常由保险公司“埋单”,妥善解决赔偿问题。
职场严禁欺凌行为
在美国的工作场所,严禁上下级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欺凌和性骚扰。美国职场反欺凌法律是该国劳工法的一部分,各州也从2003年起,纷纷制定相关法律保护工作者。该法律规定,在工作场所和学校,无论是语言或行动上侮辱他人、威胁他人和侵犯他人,都是非法行为,非法行为中也包括性骚扰。
欧盟
详细规定加班时数
欧盟国家比美国对工作者的保护更进一步,对工作与加班的时间长度都作了严格规定,并多次在修订法律时更新。该法律已经被全部成员国接受。
法律规定,每周每人工作/加班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每24小时内(一日内)工作不得超过11小时;工作日中最长每6小时必须有一次休息;在七天为一个循环的工作日中,必须有24小时休息日;夜间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这些法律,涵盖公有和私有制工作场所里的所有工作人员。
本报驻美国特约撰稿 温玉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