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年轻人如何实现“有其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angben168 发表于 2012-9-17 13:35:49
142 2

香港政府出资建青年宿舍

笼屋、板间房、棺材房——这些词形象地描述出香港居住条件的窘迫。地少人多的香港使得房价长期位居世界前列。美国市场研究公司Demographia调查全球325个大城市后,今年1月24日发布的最新“全球住房负担”报告显示,香港位居榜首,房价负担水平已达到家庭年收入的12.6倍。

香港人的居住条件非常局促,特别是年轻人很难从目前的公共租住房屋(即“公屋”,相当于内地的廉租房)计划中获益。

因此绝大多数刚刚步入社会的香港青年只得选择住在父母家里,这其中不乏30多岁的人。尽管很多香港人的家具比其他地区小一号,但客厅还是被塞得满满当当。卧室更是“进了门就上床,床头床尾顶着墙”。不少人不得不与兄弟姐妹住上下铺,甚至成年姐弟还同住一室。

“我宁愿晚上十点后再回家,家里有人看电视,有人打电话,我回家后根本没法做自己的事情。”29岁的小何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约400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约合0.093平方米)的开间,里面用木板隔出三间“板间房”就是五口人的卧房。“由于隔音效果极差,晚上全家人不得不规定统一的休息时间”。

香港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起房,申请租住公屋还受收入上限和排队的双重限制。

为缓解青年人的住房需求,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7月16日宣布,政府将斥资逾十亿港币(100港元约合81.6元人民币)兴建青年宿舍,首轮目标是建成3000个住宿单位。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介绍,青年宿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18岁~35岁的在职单身者及少量年轻夫妇,房间面积将控制在150~200平方英尺。宿舍租金水平将不超过附近同等水平房屋租金的5~6成。首次租约至少2年,可续租,但总租住期不可超过5年。青年宿舍的建筑费用全部由特区政府承担,运营则交由非政府机构以自负盈亏的模式运作。

对于兴建青年宿舍的计划,不少香港青年人表示欢迎。“如果在市场上租房,攒钱买房就更遥遥无期了。”30岁的林先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如果结婚他们会考虑租住青年宿舍。“可5年后怎么办?”林先生的女友很担忧,“我更希望政府能提高公屋的收入上限,让我们永久性地解决住房问题”。

针对目前香港社会要求增加公屋投放,复建居屋(“居者有其屋”计划,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和夹屋(为“夹心阶层”提供的房屋,类似公租房)的呼声越来越大,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已于8月4日明确表示将复建居屋,并表示不排除复建夹屋。

2010年,香港曾推出“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旨在帮助有能力负担按揭但无法缴付首期的中等收入家庭置业,将提供五千套住宅。首个“置安心”项目预计将于2014年落成。或许类似上述计划能够进一步缓解香港的住房问题。

新加坡靠政府保障买房

“我们一起申请组屋吧,”坊间广为流传着新加坡年轻人这样一种含蓄的求婚方式。根据规定,订婚的恋人可一起申购组屋,但两人必须在收房之后3个月内向负责建设组屋的建屋发展局提交结婚登记书。

建屋发展局通过对组屋的折价定价、限制买卖以及供应充足等多渠道保障了年轻人能够买得起组屋;通过强制性公积金制度、配套的补贴措施并提供低息贷款,让年轻人能够供得起组屋;又通过规划组屋的建筑地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让年轻人能够在组屋里生活舒适。

很多刚刚工作三五年的新婚夫妇往往就能在基本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住进爱巢。宽敞的住屋,就像是来自政府的新婚贺礼。

自1960年实施组屋制度以来,建屋发展局严格组屋的公共住房属性,不仅以“一家只能买一套”的大原则监管新组屋出售,还严格控制旧组屋在二手市场的交易买卖,从土地供应、开发商和炒房者三方面严控把关,杜绝投机行为,保障组屋价格的相对稳定。

购得组屋后,无需精打细算,年轻的小夫妻基本都有能力在接下来30年的还款期内“毫无压力”,这主要归功于政府的政策保障。

2006年,新加坡政府首次推出的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计划,可以用来购买新组屋或转售的组屋。2009年,政府修订计划,将该
项津贴的上限提高至4万新元(1新币约合5.1元人民币),家庭月收入的上限提高至5000新元,申请津贴前持续工作的时间减少到一年。2011年,政府进一步调高新组屋申请家庭月收入上限,一些原本的“夹心层”有了申购组屋的机会。不仅如此,去年上任的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表示,2011年和2012年各推出2.5万间新组屋,政府本届5年任期内组屋建设达10万多间以平抑房价。

今年刚买下一套4房式组屋(类似于国内三室两厅两卫套房,套内面积约102平方米)的林先生对《国际先驱导报》说:“政府的这些资助项目恰巧帮助刚刚步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解决燃眉之急。”

除政府津贴之外,中央公积金制度是新加坡人购房的一大资金来源。据了解,这种强制性的公积金20%从职工工资中扣除,另15%由雇用单位缴纳,有力支持了年轻人月供的数额。

对于组屋的配套措施,政府也不含糊。新加坡的组屋一般为明厨明卫,位置未必偏远,社区内配套有小贩中心、食阁和停车场,在组屋聚集地建立体育馆、市政公园、公共图书馆等基础设施。

每年建屋发展局的财政支出中,组屋出售计划项下几乎都亏损。但建屋发展局的运营功能不是赚钱,而是“故意要亏钱”的公司。新加坡社会人口逐步老龄化,政府不遗余力地为年轻人、年轻夫妇提供便利措施让他们有恒产,尽快孕育下一代。

英国年轻人无奈啃老

奥运后的伦敦东区,成片的新建城区在传统的低矮平顶砖房前,显得鹤立鸡群。这些新楼是为了接待全球的奥运会运动员而建。早在奥运前,不少英国年轻人就盯着这些房子,虽然这些房子奥运期间被爆出墙板过薄、承重不佳等缺陷,但依然因为其价格还算合理而备受青睐,变成了2800套住宅。

即便此届伦敦奥运会主题被定为“激励一代人”,但伦敦高企的房价很难给年轻人提供激励的能量。就连奥运村那2800套住宅,对伦敦数以十万计的住房市场缺口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也许只能靠中六合彩的运气才可能买上一套。

调查发现,约七分之一的大学生预计自己毕业一年后的年薪不到1.5万英镑(1英镑约合10.04元人民币);四成年轻人预计年薪在1.5万~2万英镑之间,这种薪资水平,面对至少20多万英镑一套的房价,短期内购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英国约瑟夫·罗恩崔基金会研究称,到2020年,100多万英国年轻人根本无力购房。

以往的英国年轻人虽然收入不高,但银行贷款还算救命稻草。然而从次贷危机让英国的“房奴”门槛被抬高不少,不少年轻人只能望房兴叹。英国银行家协会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银行批准的房贷数量6月份降至15年来最低点。

银行收紧的借贷条件直接关上英国年轻人购房的大门,年轻人只能选择租房。但是英国一家专门关注无家可归者和住房困难的慈善机构“庇护所”指出,英格兰已经有超过55%的地区房租让人“负担不起”。1997年后的十年间,英格兰房租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人均收入的1.5倍。

如今,英格兰超半数地区的房租相当于当地居民平均工资的35%以上,不少人为支付房租不得不克扣食品开支,甚至不得不每年搬一次家。即使有颠沛流离之苦,但租房也算有立锥之地,有些青年干脆选择搬回家和父母住。经济不景气,加之年轻人失业率居高,35岁以下的英国年轻人中,20%又回家“啃老”。英国国家统计署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在父母家中生活的英国年轻人达到300万,是1997年的6倍。

日益艰难的经济环境下,20岁~30岁左右的英国年轻人突然发现,住在父母那儿远比在社会上打拼要容易接受。统计报告分析称,过去10年,英国平均房价上涨逾四成,与“啃老族”数量激增形成正比。

在和父母一起住的“啃老族”里,男性的比率高于女性。这并非女性青年的经济实力更强,而是她们更容易与已经有房产的大龄男性成家。照这么看,英国的丈母娘同样为房地产市场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申请者本人为新加坡国籍,且家庭核心成员必须至少包括另一名新加坡籍公民或新加坡永久居民。年龄必须达到21周岁及以上

★购买成熟社区的两室家庭月收入不超过5000新元(1新元约合5.1元人民币)

★购买非成熟社区的两室家庭月收入不超过2000新元购买非成熟社区的三室家庭月收入不超过5000新元购买成熟社区的三室家庭月收入不超过10000新元

★每人最多可申请2套

★额外公积金购房津贴由政府提供的首次买房补贴,可用来购买新组屋或转售的组屋

★特别公积金购房津贴月家庭收入低于2250新元的低收入家庭可在第一次购买住房时获得此津贴,根据收入梯度享受5000~20000新元不等的补助

★中央公积金制度由政府、雇用单位和职工共同参与的强制性储备保险,其中20%从职工的工资中扣除,雇用单位缴纳15%,其余由政府承担。

(来源 人民网论坛)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板凳
 楼主| yangben168 发表于 2012-9-17 18:52:32
lvronaldo 发表于 2012-9-17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lvronaldo 发表于 2012-9-17 17:2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