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日本正在颠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angben168 发表于 2013-6-3 22:57:39
200 3
本帖最后由 yangben168 于 2013-6-3 23:01 编辑

6月1日至3日,在日本的横滨举办了一场有54个非洲国家参加的规模巨大的非洲发展国际峰会。日本首相安倍马不停蹄地会见了与会的40位非洲国家元首,并代表日本政府承诺,将斥资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8亿元)帮助非洲发展经济,放弃对坦桑尼亚及莫桑比克等非洲5个国家总额达580亿日元的债权,并将向非洲提供100亿日元援助用于培养人才。 全球媒体在报道该次会议消息和日本援助非洲计划时,几乎都提到日本此举旨在遏制中国正在非洲增长的影响力。日本《产经新闻》也直言不讳:“日本希望通过此举,牵制为了获得资源而加强非洲援助的中国。”更有媒体称:日本欲“殊死”与中国逐鹿非洲。

第五届非洲发展大会6月1-3日在日本横滨举行

  

毫无疑问,中日之间争夺非洲影响力的较量已经拉开帷幕。遗憾的是,国内不少人对日本的挑战表现出了轻视的态度。其实,我们只需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就会为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结果捏一把汗,那就是日本与美国一样都是极擅长“援助外交”的国家,日本在非洲大陆不是单兵与中国作战,它的左边是美国,右边是欧盟。如果再考虑到日本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以及目前因其国家发展计划所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那他将在不远的未来颠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


舆论战早已开打  中国人在非洲的形象遭丑化


在中国,只要是有点文化的人都知道我们与非洲各国之间有着非常好的关系。我们曾经在自己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过非洲国家无私援助,而非洲兄弟也在中国最关切的问题上予以了回馈:帮助我们恢复联合国席位。然而,这只是半个多世纪中非关系的一个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国在对非洲的援助方面改变了一些方式。目前中国援助非洲的形式非常丰富,比如大的方面就包括投资、贸易和政府发展援助项目等。这些方式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中非经济关系的发展。2000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规模大约是2亿美元,目前中国在非洲的各类投资达到45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50亿美元,中国在非企业数量已经突破2000家;同一时期,中非贸易由100亿美元增长到20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的官方发展援助和其他官方融资规模高达750亿美元,接近美国对非援助总额900亿美元。中国在经济上对非洲的援助,给几乎所有非洲国家带了实惠,改善了非洲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增进了中非双方感情并大大地提升了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最大水利工程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上舆论开始聚焦“中国人在非洲的巨大存在”这一问题。他们把中国在非洲的贸易投资发展贴上专为掠夺非洲资源的“新殖民主义者”标签。国内也有人质疑:“值不值得援助非洲?”。必须承认,中国援助非洲有不少经验教训,在援助的方式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对外援助并不等于无偿援助。除了免息、免债和部分无偿援建项目以外,广义的援助还包括有偿援建项目、贷款和直接投资等,这后面的部分变得越来越重要。况且,如果无偿援助部分使用得当,会大大地帮助中国企业在受援国投资项目的开展,也会扩大贸易规模。中国在过去10年(2000-2011)对非洲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近30倍、双边贸易规模增加20倍的事实正说明了这点。增加对受援国投资和贸易规模是世界上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所有经济强国在考虑对外援助时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另外,即使是按照广义的对非援助来界定,美国华盛顿全球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所指称的中国10年间对非援助总额750亿美元,也不是一个大的数字,在中国目前一年GDP中不到1%。相当于坊间传说的全国一年“三公消费”的二分之一。换句话说,省下一年的公款吃喝费用,就差不多等同于中国10年来对非发展援助的全部。前者“吃坏了党风吃坏了胃”,而后者不仅仅改善了整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增进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双边贸易,争取到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支持。孰重孰轻,不言而喻。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说“助人者助己”,国家间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

日本在非洲的“三争”目标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日本在非洲的介入有很长历史,而且其介入的程度也很深。战后日本的对外援助计划始于1954年。在此之后的20年,重点放在东南亚,目标是扩大海外商品市场。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日本经济发展也进入快车道,保证能源安全成为日本重要国策,日本外援重点转向非洲。1989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对非援助最多国家。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2000年。从1993年起。日本对非援助更加制度化。这一年,日本主办第一届非洲发展会议。刚刚在横滨结束的这次峰会是第五届。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经济的停滞不前制约了它对非洲的援助水平,日本放缓或减少了援助金额。而恰恰是在2000年后的10余年,中国对非援助发展迅速。目前,日本度过经济最困难时期,待缓过气来决定加大马力继续前缘时,发现中国已经走在了前头。这一次,日本对非援助的动力不仅仅是能源安全考量,与中国竞争在非洲的影响力以及争取非洲对其“入常”支持都成为重要因素。

1、争影响力

在国际关系中,所谓一国对于另一国或地区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后者对于前者的依赖。由于每一个国家都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而经济利益往往是第一位的,因而这种依赖关系的形成往往主要是通过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来促进。狭义的无偿的经济援助当然也是一种促进手段,但在很多时候它更是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日本与中国争夺对非洲大陆的影响力,实际上是在比拼对非贸易和投资的规模。那么,目前日本与中国在对非贸易和投资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格局呢?在贸易方面,尽管全球金融危机一度严重削弱日本对非贸易,但是到2010年局面发生转变,日非贸易额在这一年达到240亿美元,2011年超过280亿美元。以2000年为起点,11年间日本对非贸易平均每年增长接近30%。而在2000年,中国对非贸易规模与日本相差无几,前者是910亿美元,后者为89亿美元。2011年,中国对非贸易额为1421亿美元;2012年大约2000亿美元。同一时期,中国对非贸易年均增长率远远大于日本。中国已经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投资方面,日本在非洲2011年的直接投资存量是80亿美元,相比10年前2002年的12亿美元增长6.5倍。而在10年前,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数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今天中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额远超日本。据媒体报道,2011年中国在非直接投资存量是日本的两倍,年投资额更是日本7倍。日本要想在对非影响力上追赶甚至超过中国,就贸易和投资而言需要创造又一个经济奇迹方有可能。但是,日本官方和企业界已经发出誓言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显然,他们的目标是盯着颠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而来的。

2、争能源等资源

在世界地图上,非洲的形状就像一只倒立的钻石。如果仅就资源而论,非洲在地球上正如同钻石一样是一块宝地。大凡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这里都有,而且储量丰富。据说,世界上最重要的50多种矿产中非洲至少有17种储藏量居世界之首。除矿产之外,非洲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旅游业资源也很丰富。特别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吸引着全球其他地区国家的兴趣。日本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但也是资源极其贫乏的国家。它对非洲的兴趣应该首先是资源。为了保障能源和其他资源的稳定供应,日本十分注重发展与非洲若干资源富有国的关系。比如在去年,日本与津巴布韦草签合同,将每年从津方进口1500万吨煤炭。另外,日本有100多家公司在南非经营,开发南非丰富的矿产资源并将其进口回国。中国不像日本太过缺乏资源,但是快速的经济发展也迫使我们走出去寻找资源的补充。在石油方面,非洲的安哥拉、苏丹、刚果、赤道几内亚和利比亚等是中国重要的石油来源国。中国不仅直接进口非洲石油资源,也开始与非洲一些国家合作开发石油资源。中国在非洲所谓西方指称的“资源导向”的投资开发,让日本感到巨大压力。日本在今次非洲峰会上提出的300亿美元发展援助资金,其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为开发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的日本企业提供支持,帮助这些企业培养一大批资源类技术专业人才。日本的这项宏伟计划的矛头,直指中国企业特别是石油资源类企业在非洲的存在。

3、争“入常”支持票

在这次非洲峰会扩大对非援助规模的背后,日本有一个政治目标,那就是争取足够多的非洲国家支持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最近这些年,日本“入常”努力屡屡受挫。于是它提出一个过渡性方案,让联合国同意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之间设置一个准常任理事国的角色。它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准常”位置上过渡一段时间,最终成为常任理事国。无论是传统的“入常”模式,还是它所期望的这个新模式,日本“入常”都是重大问题,需要联合国195个成员的三分之二多数票支持。这样,对日本来讲,争取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票是必须的。与中国相比,日本不仅在对非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落后于中国,而且在非洲的外交存在方面也落后于中国。中国在非洲54个国家中的50个设立了大使馆,而日本的驻非使馆数只有32个。

中国的优势和日本的本钱

中日之间在非洲大陆的较量刚刚开始。结果如何不完全取决于目前各自所处的位置,而要看双方将怎样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中国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源远流长,近代以来都遭遇有殖民主义侵略,最近半个多世纪相互依存和平友好相处。这一点非常重要。中非双方同属发展中国家阵营,在世界上很多重要的问题上有相同或相近立场。而日本无论怎样说都是发达国家一员,与非洲国家的共同语言不多。第二,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以及发展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是全方位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掠夺非洲资源的指责,是捕风作影。就像上述全球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的,中国除了在石油等资源领域进行投资之外,还在几乎所有关系到非洲人民经济发展和生活的层面提供支持、援建和贷款。这些方面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桥梁、文化体育场馆、卫生医疗、教育培训、农业和水利开发等等。第三,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中国加强与非洲国家更紧密经贸关系的条件和保障。

中国在非洲的水电工程项目分布

日本的经济强国地位也让它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有不少本钱。首先,它有一个“非洲发展会议”的平台。这个平台事实上已经成为日本名正言顺展开对非“援助外交”攻势的前沿阵地。其次,日本有技术和品牌的优势。据日本经济新闻网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副大臣菅原一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在非洲与中国抗衡,可以“依靠地质勘察和资源勘探等领域日本独有的先进技术”。当然,日本经济上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它有数量众多的品牌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也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从公开的信息看到,包括三菱、三井、双日、通商和丰田等在内的一大批日本著名企业早已经活跃在非洲大陆的四面八方。另外,日本有着在非洲大陆争夺自然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强烈愿望,其任何项目进展不会像中国那样受到美国和欧盟国家的警惕和制约。

日本与乌干达合作建设的横跨尼罗河的新桥梁   

总而言之,中日在非洲大陆的较量已经开始。在起步阶段,中国领先于日本,能否机继续保持优势而不被日本颠覆,一方面取决于日本的后劲,而另一方面则在于我们自己。

(如果读者朋友有时间,可看一下《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这本书。它是美国的中非关系问题专家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教授撰写的最新力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西方评论家认为本书对那些曲解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言论进行了有力驳斥。黛博拉教授既赞赏中国为非洲带来的财运和机会,也提到了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在她看来,“西方把龙当作是强大又有可能对他人构成威胁的象征”,或许非洲人也会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这也是为什么她把书名定为《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的原因所在。)(转自叶兴平的凤凰网博客)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lvronaldo 发表于 2013-6-4 21:38:19
呵呵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smilefay 发表于 2013-6-4 23:32:08
小日本无处不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qwertyuiop 发表于 2013-6-8 07:25:52
日本是个欠操的民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