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启辅助访问 DI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趣闻笑话] 厄尔尼诺再来袭2015年将成最热1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oz指南针团队 发表于 2015-3-24 10:38:00
158 1
本帖最后由 oz指南针团队 于 2015-3-24 10:38 编辑

3月22日,南京城天气晴好,虽然空气质量差了些,市民游玩的兴致还是很高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南京已于3月13日入春,比常年早了10天

  下周南京气温可能直逼30℃,也会出现“倒春寒”

  南京不仅入春啦,而且已经入春10天了。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气象台获悉,今年南京从3月13日入春,比以往早了10天左右。但是,冷空气不肯轻易撤退,本周后期开始天气转阴,而且这一波阴雨很可能持续到下周,气温也忽高忽低的。下周南京气温可能直逼30℃,而且之后还可能出现“倒春寒”。所以,别着急把冬装一股脑儿收起来,还是留下来两件以备不时之需吧。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伟

  今天是3月23日世界气象日,越来越多出现的极端天气让人们更关注气候变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表示,此前关于今年将成为史上最热一年的传言,很可能将成真。不仅如此,这次厄尔尼诺将会持续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通讯员 贾冰 方向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伟

  双休日气温有多暖?今年以来最高

  春光大好的双休日,小伙伴们没有辜负吧?刚过去的双休日,晴好天气很应景地回归。而南京,也正是一年中春暖花开之佳季,小区里、马路边各种鲜花绽放,微信朋友圈里都成了晒花达人,无论走到哪儿,只要看见花儿,就会掏出手机一阵狂拍。

  昨天的气温,也是一路走高的节奏。早上还是9℃左右,到了中午前后,直逼20℃。实际上,双休两天的最高气温,一个是21.3℃,一个是21.2℃,都是今年以来数一数二的。

  2015年,或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

  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候科学家早前正式宣布,因厄尔尼诺事件再次来临,2015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另外,科学家观察到的大气条件也表明厄尔尼诺正在发生。所以在经过几个月预测以后,NOAA正式宣布厄尔尼诺已经到来。

  事实真的将会是如此吗?对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极地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实验室主任王召民也表示,确实有这种可能,但如果综合来看,并没有那么可怕。

  王召民解释说,我们这一次的全球变暖,实际上是从1970年代以来又一轮的全球变暖。但有意思的是,这一轮的全球变暖在过去十几年是停滞的,甚至还有人说略微有所下降,尽管下降幅度比较小。

  而这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再加上全球变暖的背景,因此导致的增温,会让2015年变成最热的一年。但不能忽略的背景是,过去全球变暖增温的停滞,“如果全球变暖没有停滞,那么可能每一年都说是最热的一年。”王召民说,最热可能就是热得比以前稍微厉害一点,而并非是热到想象不到的极端的程度。

  1998年洪涝是否会再现?

  厄尔尼诺会把海洋中巨大的热量转移到大气中。所以,可以想象,今年的厄尔尼诺若与已在逐渐升温的全球海洋结合,将可能会让全球变暖的趋势加强。通常,厄尔尼诺事件只会持续6至8个月,但是今年的厄尔尼诺持续期可能会增加到两年或者更长。王召民说,此次厄尔尼诺还是一个强气候事件,它的持续时间被认为超出预期。

  很多人都在问,它会不会让今夏出现像1998年那样的长江流域的极端洪涝事件?对此,王召民解释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会有所增加,降水强度增加的概率会增加。但是,1998年洪涝发生的时候,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既有极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南半球环流异常也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各种气象条件叠加才造成了这一百年一遇洪涝灾害。”因此,王召民认为,今年厄尔尼诺虽强,但是并不一定有其他因素的叠加,所以说再出现那么大洪涝的可能性并不大。

  北极海冰“缩水”,我国寒潮可能增多

  科学家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已经持续数年的减少趋势还在继续,以至于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日益“捉襟见肘”。研究又发现,在北极海冰不断融化的同时,南极海冰量却居高不下——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2014年南极周围海域的海冰覆盖面积再创纪录。别看南北两极离我们遥远,但南北两极海冰的这种“跷跷板”现象,将对我们的天气产生巨大影响。王召民解释说,北极海冰的减退,北极大气环流异常,会让我国冬季出现极端冷事件的概率增加,“比如2008年春节期间我国南方出现的降雪和冻雨就与此有关。”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不能简单认为北极海冰的减退和我国冬季寒潮之间是直接因果关系,但发生的概率会增大。

  天气才放晴


  空气质量就下滑

  快报讯(记者 安莹)在空气质量连续2天良好后,南京昨天空气质量有所下滑。趁着晴天,霾又来了。

  昨天是周日,又是一个大晴天,很多市民都趁着春光到户外去走一走,在朋友圈中,各种“晒春图”在不断刷屏。不过在这样的天气下,南京的空气质量有所下滑。从昨天早上8点开始PM2.5越过了污染线,达轻度污染。此后,PM2.5的实时浓度一直维持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上。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解释,前一段时间雨水冲刷了南京的污染物,空气质量连续2天为良后,从前天开始,加上每天清晨南京雾气朦胧,这样,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影响和雨水洗刷,大气中污染物将逐渐积聚,雾霾天气就又出现了。

  不仅是南京,昨天全省的空气质量也都有所下滑。截至昨天下午4时,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为轻度污染,连云港更是达到中度污染。根据江苏省环保厅的空气质量预报,今天白天,本省空气质量在良-轻度污染之间,首要污染物为PM2.5。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 多云,偏东风3到4级,

  7~17℃

  明天 多云,5~17℃

  后天 晴转多云,5~16℃

  雨后空气就会“小清新”?

  那可未必!

  专家:单纯降雨清除PM2.5的效果不明显

  如今,已经是人人谈雾霾“色变”。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家处了解到,因为气溶胶粒子的不断增多,雾的形成越来越“困难”,而是更“愿意”保持霾的状态。不仅如此,就算是降雨,对于污染颗粒物清除效果也并不明显。

  通讯员 贾冰 方向 现代快报记者 刘伟伟

  气溶胶多了,雾变少了

  空气质量一旦不好,人们习惯说出现了雾霾。然而,南信大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的主任朱彬教授介绍,雾霾说的是两种天气现象,分别是雾和霾,“雾和霾的产生都需要气溶胶,但只有气溶胶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形成霾。”

  大家都知道,雾的含水量更高,一般至少在90%以上。朱彬表示,雾和霾的区别其实很大,除了颜色和含水量的不同,二者的空间分布也有区别,“霾的空间分布更广泛,水平尺度比较大,现在长三角、苏北、华北一带的霾会连在一起。”而雾的存在通常是小块的孤立的,边界很清楚。因此,雾经常是被“冤枉”了。

  但是,现在一个很大的变化是,雾霾经常共存甚至互相转化,朱彬表示,有研究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最近30年随着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凝结核变少,雾也越来越少。而在我国,上世纪70-90年代雾是增加的,这跟空气污染有关。但2000年以后,雾出现的频次开始下降,这是因为空气中气溶胶更多了,都去“争食”水汽,不利于雾的形成,而在很长一个阶段保持霾的状态。

  降水难解空气污染难题

  盘踞在我们头顶的颗粒物,到底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办法阻挡它们?在南信大雾霾研究中心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一台自动在线监测仪器,它可以捕捉分析我们头顶污染物的成分和来源。但是,根据常年的分析,南京头顶的污染颗粒物都很小,从数量上来看PM1的颗粒物占了九成以上,它们都是粒径小于一微米的颗粒物,而对于这些顽固颗粒物来说,一般的口罩对它们根本没有办法。

  口罩难防污染物,那么依靠大自然的降雨总会有作用吗?朱彬教授告诉记者,目前的确也有专家在进行人工影响雾霾的天气实验,但是收效甚微。一般人会认为,夏天一场雷暴雨过后,空气质量应该迅速好转,但事实上,很多时候雨后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朱彬教授解释说,一次的局地降水,没有风的参与,对清洗污染物的作用有限,对付雾霾必须从源头抓起。

【内容来自网络】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stfz 发表于 2015-3-24 12:54: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搜索
〓 服务信息 | 推荐服务 〓

Copyright @ 2017 OZYOY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本页

客服号

公众号